发布日期:2025-08-19 20:02 点击次数:196
担心骨头有隐藏问题?
特别是肿瘤患者害怕骨转移?
有一种检查
就像在骨骼上装了“透视眼”
能早早发现骨头里的“风吹草动”
它就是全身骨显像
1
全身骨显像是什么?
全身骨显像就像给全身骨头拍一张特殊的“代谢照片”。通过向静脉注射微量安全的放射性示踪剂,再利用先进的进行扫描,就能精准捕捉到骨骼代谢活动的异常信号。
展开剩余78%医生通过这些影像,可以清晰了解骨骼的血液供应、新陈代谢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病变。而这种特殊的“代谢显影”技术在骨骼结构发生变化前3-6个月就发出预警信号,堪称早期骨病变的“吹哨人”。
2
哪些人需要做这个检查?
骨转移瘤
比如骨转移较常见的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肺癌,还有肾癌、甲状腺癌等。
原发性骨肿瘤
通常用于病灶侵犯范围的评估,包括良性和恶性骨肿瘤,如骨肉瘤、软骨肉瘤等。
代谢性骨病
如骨质疏松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骨病和畸形性骨炎等。
骨关节疾病的辅助诊断
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退行性骨关节病变和肥大性骨关节病。
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
急性骨髓炎和蜂窝织炎的鉴别诊断,以及骨感染的范围和程度的评估。
不明原因的骨痛
不明原因的骨痛或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的患者,全身骨显像技术有助找到潜在的原因。
3
全身骨显像的“过人之处”
01
灵敏度高
骨显像对骨骼代谢的变化非常敏感,即使在病变早期,当骨质尚未发生明显结构改变时,只要代谢活跃异常(血流增加、修复或破坏加速),就能通过“高亮显示”(热区)进行捕捉,从而更早地发现病变,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02
安全无创
骨显像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,只需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示踪剂,然后进行全身扫描,无需进行侵入性操作。对患者的身体创伤小,患者接受度高,可多次重复检查,以便对肿瘤治疗后的骨转移进行监测。
03
精准显影
骨显像不仅能够显示骨骼的代谢情况,还可以结合解剖成像(如CT或MRI)进行更准确的定位和诊断,进一步明确病变的解剖细节,更全面地评估病变的性质和范围。
04
经济实惠
骨显像的检查费用相对较低,且检查过程简单快捷,适合大规模筛查和常规检查,是骨转移筛查的首选方法。
4
检查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?
✨ 受检者不需要空腹,可以正常进食。
✨ 检查前要去除身上的金属物品,如项链、钥匙、皮带扣等,因为金属会影响图像质量。
✨ 如果受检者近期做过钡餐检查或使用过含钡的药物,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再做全身骨显像,以免钡剂影响检查结果。
✨ 在检查前,患者应告知医生相关病史,如肿瘤病史、手术史、外伤史、过敏和药物使用情况等,以确保检查安全进行,医生能够更好地判断检查的必要性和解读结果。
✨ 检查结束后,患者可适当多饮水,以加速体内放射性物质的排除。
文中部分图片由AI生成
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
文章来源| 核医学中心 訾 媛
编辑排版| 吴 鸣
责任编辑 | 田丽媛
煤医院区
花海院区(建设中)
发布于:北京市